滴滴乘客遇难折射共享经济的弱点
2018-05-15 12:33:28
  • 0
  • 0
  • 0

 来源:红商网 

  不定时炸弹

  这并不是滴滴的顺风车第一次出事。

  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岁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司机潘某持刀逼迫被害人交出身上财物,之后将其残忍杀害。随后滴滴公司通报称,涉案司机在平台上的注册信息均为真实信息,但涉案车辆的牌照系司机临时伪造。根据警方的调查结果,受害人在发现车牌和平台信息不相符时,选择了在平台上取消订单,并继续乘坐。

  而公众最近也开始集中质疑滴滴平台对顺风车审核不严的问题。

  对此,滴滴日前公布自查结果,承认平台存在监管漏洞,宣布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一周。该嫌疑人系违规使用其父的顺风车账号接单,在案发前就因言语性骚扰而被投诉,但滴滴并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在滴滴司机注册平台中,对快车、专车司机的招募和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也不一样。

  滴滴方面公示的信息显示,在北京地区滴滴快车司机注册需要实行实名制,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同时需无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事故,此外,驾龄3年以上,准驾车型C2及以上。一般审核期限为3~5天。

  而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则相对宽松,根据滴滴APP招募顺风车司机的信息,需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均真实有效,且驾龄需在1年以上。车主审核时效最快为48小时,新车或新驾照则需要7~14天。

  有报道称,滴滴顺风车在注册审核环节上存在明显漏洞。女性司机在上传了男性司机的系列证件后也能正常过审。

  除此之外,各地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均对合乘车辆每日的派单数量作出规定,北京、上海等地要求上限为2次。但滴滴顺风车每日最高可接单数为15单,明显高于各地政府的规定。

  这意味着,顺风车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专职车主”,他们并非在上下班或有计划的出行中顺便捎人,而是带着营利目的专职运营。

  另一方面,滴滴此前在顺风车业务上加入的类似社交功能标签评价,在滴滴顺风车的行程结束后,车主和乘客可以在APP端的评价页面中选择滴滴预先设定好的“这个美女不一般”、“直男”等“印象标签”来评价对方。

  如今这一功能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车主和乘客的信息而招致批评声不断。

  事实上,由于风控和管理上的难度,顺风车业务有点像出行平台中的“不定时炸弹”。

  但是顺风车并不是滴滴一家独有的业务。目前市面上,除了滴滴,还有做顺风车起家的嘀嗒,以及刚加入顺风车不久的高德。而这场面对顺风车的调整将影响着三家的业务走向。

  因为即使网约车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控机动车的行踪,甚至可以用技术手段实现可视化监控,即使网约车外在安全性上实际已经比传统出租车更为可靠,但滴滴们至今依然没有办法百分百保证乘客的安全。

  今年3月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滴滴估值560亿美元,位列第二名。滴滴出行CEO程维日前公布的数据是,2017年,滴滴服务了74亿次用户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务的用户订单超过3000万笔、4000万人次。

  平台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很多时候,滴滴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